微信,为什么要做“仅向朋友展示半年的朋友圈 ”?
最近在微信上面发现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添加到的新功能“仅向朋友展示半年的朋友圈”
功能设置入口:我的—设置—隐私↓↓↓
一开始不觉得怎么,不过毕竟是全民应用,它的每个动作都会放大在亿级的放大镜下。这么做肯定有很强的需求!那么为什么只看半年的朋友圈呢? 想到这儿,不由得细思极恐,微信对于人性的洞察真的太恐怖了。
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一幕,拿我自己举例,现在正是春招自己找工作的阶段,很多时候都需要去招聘方的微信,那我还是有点担心我朋友圈里曾经高调的晒出 曾经某天自己翘课出去打球,旅游的照片。某天凌晨两点仍在街头溜达的记录,生日会上宿醉嗨歌的热火…..很不确定在自己心仪的公司面前,当看到自己有时的放纵会怎么重新定义自己。
对于那些经常晒男女朋友狂撒狗粮的同学来说,在换了现任之后,是不是真的可以一干二净的删除自己曾经美好的记忆。
甚至是我们去剪个头发,拍个照片,吃个饭,买个水果。。。。老板们都会笑呵呵的要求加个微信,以后会有优惠。。。
如此云云…..
人都有傻逼的岁月,当下这个时间点觉得自己很牛逼发了朋友圈,发过后太久了自己都忘记了,然后加了新的朋友,他们翻你的朋友圈了解你过去的动态,若看到当初哪些个傻逼的朋友圈不就尴尬了么…
通常我们都会设置分组标签,可是很多时候分组标签越来越多,慢慢随着走出校园接触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人,分组标签这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对于自己所谓隐私的保护权, 如果一概而定的 屏蔽掉一些人,当别人想看你的朋友圈,然后别人问起那势必更加尴尬。
从微信发展的角度来看:
以前微信大部分是从通讯录、好友、同学间的熟人社交圈,看到我的生活没太多关系。可是现在微信上的关系,已经突破了熟人圈,会加到互不相识甚至是很多陌生人,比如什么打折促销,卖保险,去拍个证件照回个头老板也笑呵呵的问你能不能加个微信,然后以前自己的资料肯定也会展现无遗,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对陌生人去透露自己过去的事吧?
从人性的角度来看:
- 针对个人来说,确实有些过去,自己想保留起来,
- 对新朋友来说,也没必要过多了解自己的过去
听起来是不是感觉贴心的不要不要的,等等,接下来我们再来体验一下再下定论
这是我打开设置之后,用朋友的手机进入我的朋友圈看到的。瞬间一脸黑线。。。。
这是什么 啊喂!!!!?????
还不如直接屏蔽人家呢,为什么要显示一行字,我们需要的是下面这样的一条线好吗。而且好像 安卓机还没有这个功能。。。
对此呢,还有以下疑问建议:
”半年“ 这个时间点是如何定义的? 为什么是”半年“
是从今天到过去的半年 还是 从最新的朋友圈到半年签到动态。
可不可以只对新加的好友 有限制呢?
设置功能之后还要提示别人说,朋友仅展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。这样是不是会更激起一些人的好奇心,让他们更期望看到全部。那岂不是跟原来目的背道而驰。
对于这个话题,我在知乎上面找到了腾讯官方的回应:为什么微信要推出“仅向朋友展示半年的朋友圈”功能?
可以看出腾讯为了避免可能带来操作的复杂性,用户自身也容易混淆哪些状态屏蔽了哪些人,不利于体验。而没有做只对新好友的限制。
当然还不能解答我的疑惑,
如果有朋友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欢迎一起来交流讨论